温馨提示: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更新新版本浏览器以便最佳效果关闭

最新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学院文件 -> 正文

关于印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2-09-21  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文件

 

芜职院〔200874

 


 

关于印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的通知

各系、各部门:

现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

○○八年九月二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安徽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和“十一五”发展规划,学院研究决定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市场办学,联合企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方针和“地方性、市场化、技能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观念,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意识,把“质量工程”的实施作为我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注重效益”的建设原则,按照“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关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手段”的建设思路,加大教学投入,大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我院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保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深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更加完备,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过程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发挥我院在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特色专业建设

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教改深入、模式领先、师资优化、实训优质、教学优秀”的要求,在建设好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和非中央财政支持的3个重点专业的基础上,再遴选建设15个左右校级特色专业,使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并从中培育10个左右的省级特色或示范专业,以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和优势、特色专业群,成为安徽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面向社会技能培训(包括技师培训)的重要基地以及全国“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二)“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大力推进教学团队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继续推进“专业带头人引进与培养计划”,每年引进和选拔培养3-5名专业带头人。继续推进“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计划”,每年组织10-2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修培训,选派20名左右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或挂职锻炼。继续推进“兼职教师建设计划”,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建立起一个由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形成既有一批稳定的“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又有一支技术水平高、能胜任高职教育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数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兼职教师数量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同时,每个专业都具有1-2名专业带头人和5-6名骨干教师。

启动实施“教授计划”,实行教授津贴制度。对有潜力、有能力,并初步具备申报教授资格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支持他们申报教授职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各系聘请1-2名在行业、企业有影响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使我院教授总数达到教师总数的5%左右。实行教授年度津贴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团队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由高水平双师型专业带头人领衔,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潜力、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

5年内,计划遴选和建设10个校级教学团队,并从中培育23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评选制度,设立“教学名师奖”、“教坛新秀奖”和“优秀兼职教师奖”,计划评选出10名校级教学名师、20名校级教坛新秀和10名优秀兼职教师,并在此基础上推荐申报省级教学名师3-5名和教坛新秀5-8,国家级教学名师2-3名,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保障制度。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建设期间,每年遴选建设12-15门的校级精品课程,推荐35门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到2012年,使我院校级精品课程达100门;省级精品课程达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达5-8门,形成以校级精品课程为基础、省级精品课程为骨干、国家精品课程为龙头,涵盖不同专业、不同类别(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训)、开放共享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全面带动我院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理论与实训课程教材,计划编写100门教材,其中省级规划教材2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8-10门。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机制创新

1、依托国家级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广和普及“教学合作、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的“融入式”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覆盖面,使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覆盖面达到80%以上,以知名大型企业冠名的合作培养(或定向培养)班达到50个以上,逐步在全校各专业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2、制定校企合作等级标准,建立校企合作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等级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评选。加强顶岗实习阶段的过程控制和管理,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与本地区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联合组建教育集团或教育联盟,形成“地方政府主导,企业全程参与”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新体制。

4、深化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选择有初步改革实践基础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改实验班”改革试点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系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推广和实践“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驱动、产教合一”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按照“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和原则,设计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构建以工作过程或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5、继续执行每年一度的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立项制度,每年资助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0-12项,引导和支持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以科学研究指导改革实践,以研究成果推进教育创新。建立每两年一度的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奖励等次,每次奖励优秀教学改革成果10项左右,并颁发证书和奖金;鼓励和支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好中央财政支持的5个实训中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5个校内示范实训中心,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托企业、行业等校外社会优质资源,建立10个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示范性实习基地,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管理机制。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和创新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为学生创业、创新提供支持和帮助。实施大学生创业、创新性实验计划,每年各系支持1020名优秀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和支持开展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实施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汽车维修、动漫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园艺技术等技能竞赛项目,逐步扩大竞赛的专业范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重点资助在全省和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增设质量监控专门机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根据职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教材管理改革;修订、补充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以企业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由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系部为基础、院内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建设,加强教学评估,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和同行专家评教制度;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公布基本数据,适时跟踪教学质量状态,完善学院内部的质量监控和评价。通过质量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我院教学管理的完善、规范和创新。

四、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

(一)学院成立质量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具体负责质量工程的日常工作,统筹负责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办公室成员包括质量工程涉及的各职能处室和系部负责人。

(二)设立“质量工程”专项经费。专项经费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院财务处、教务处将参照国家及安徽省相关文件精神,联合制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经费足额用于“质量工程”。

(三)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制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验收和推荐工作;建立奖惩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度,对在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项目建设中有重大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没有按期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并将奖惩情况作为年终考核、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四)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审批。质量工程办公室根据质量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制订项目建设规划和年度执行计划,确定项目遴选标准和基本条件。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后,报领导小组审批。

(五)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与验收。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加强对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的结果,对有关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建设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 责任编辑:admin更新时间:2012-09-24 )

上一条:关于印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 下一条:关于印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专项资金